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飞服中心报告室开展手册修订工作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同时,也改变了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和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模式,对贵州电网公司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。
电力设备公司通过用户服务切入售电市场。今年3-5月,广东开展的三次售电商参与的大用户直购电中,成交电量分别是10.5亿千瓦时、14.5亿千瓦时、14.0亿千瓦时,发电平均降价-125.55厘/kwh、-147.93厘/kwh、-133.28厘/kwh,售电商成交电量占比分别是64.85﹪、68.68﹪、82.92﹪,发电端平均分别让利了1.32亿、2.14亿、1.87亿。
只有这样相对轻资产,才能有售电利润,整体利润才会有增量。电改破局,改革进程全面提速2015年3月15日,电改9号文发出。试点范围加速扩大,过半省市确定参与北京、天津、重庆、深圳、冀北电网、冀南电网、云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、贵州、广东、四川、宁夏等18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纷纷开展输配电价改革,其中云南、山西、贵州、广西四个省份开展了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,同时推进售电侧改革。另外,全国范围内也已有广东、重庆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个售电侧改革试点。后续陆续推出相关配套的10个文件,从制度上给电改铺平道路。
20个左右的省份纷纷响应电改,推出符合各省市情况的相关电改试点。同时,售电商的参与一定会在国网地区展开,并通过成为负荷集成商的角色参与到电力体制改革当中。王志轩认为,着力推进以电代煤、电代油、以电代燃,用特高压或超高压输电技术远距离、大容量输送清洁电力,是能源消费革命和节能减排的具体实践。
为有效促进电能替代,国家能源局进行差别化的试点探索,实施一批经济效益好、推广效果佳的试点示范项目。呼吁政策尽快出台,促进电动汽车和分布式能源的科学有序发展。更加重视互联网+带来的需求侧响应的重大变化与智能电网的联动协调。目前,电力汽车发展较快,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。
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、以电代燃、岸电上船等实现电能消费替代化石能源消费,不仅是能源消费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,而且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。数据显示,十二五期间,发电装机容量累计净增5.4亿千瓦,年均增长9.3%,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累计净增2.7亿千瓦,年平均增长15.2%。
在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,出台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大批燃煤机组开展超低排放环保改造;在碳减排方面,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18%的要求。在提高能效方面,我国出台《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(2014~2020年)》、《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》,提出到2020年,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/千瓦时等要求。中电联党组成员、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特别强调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电能替代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。小机组主要用来调峰,提高大机组利用效率,实施余气、余压、余热综合利用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鼓励创新引领,探索一批业态融合、理念先进、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。三是以大机组替代小机组。同时,供电煤耗持续下降,从2010年的333克/千瓦,降至2015年的315克/千瓦时。同时,实施政策引导性措施,提高环保电价,使环保成本传递到电力用户。
2014年单位发电量及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约645和855克/千瓦时,比2010年分别降低了99和66克/千瓦时。王志轩告诉记者,要更加注重更大范围内各种电源与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。
实施电能替代将全方位调整能源消费格局、为节能减排作出重要贡献。为实现节能低碳目标,政府实施了很多强制性措施。
二是不断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比重,并以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大量散烧供热锅炉。二氧化硫由926万吨降至200万吨左右,氮氧化物由950万吨降至180万吨左右。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调整优化能源结构。从现阶段来看,提高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,仍是解决我国能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、基础措施。薛静表示,未来,火电供电煤耗下降空间不大,应主要从清洁利用上做文章。王志轩表示,电力企业也做出很大努力,一是采用大容量、高参数机组。
三是加快电能替代,实现绿色低碳发展。近5年来,电力行业加强节能减排力度,厂用电率不断降低,供电煤耗持续下降,为环境治理和减少污染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,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。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作的贡献,一是强化自身节能降耗,降低煤耗、厂用电率等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据中电联初步分析,2015年,中国火电机组净效率为39%(供电标准煤耗315克/千瓦时),5年间提高了2个百分点(降低18克/千瓦时)。十二五期间,中国电力工业加快绿色转型,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及火电发电效率持续提升,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。
更加重视煤电与气电、核电、可再生能源发电、抽水蓄能之间的优势互补。四是积极进行现役机组节能技术改造,以综合技术提高效率。记者了解到,2010年到2015年,电力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烟尘由160万吨降至40万吨左右。提出到2020年,通过电能替代,节约煤炭、燃油消费0.9亿吨标煤,减少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17、450、145万吨。
更加重视大电网、更大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互补。强化供给侧改革绿色低碳发展为加快低碳清洁发展,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能源电力企业都积极作为、共同为实现绿水青山、蓝天白云尽职尽责。
能源电力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,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、优化用能方式,利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主动作为、不断创新,力求实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发展。五是提高劣质煤清洁利用水平。
厂用电率从2010年的5.43%下降到2015年的5%。推进需求侧管理转换用能方式要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或更早达到峰值的目标,不仅需要在供给侧实施结构改革,还需要引导能源消费侧改革,转换用能方式,实现低碳转型发展。
与此同时,火电装机容量占比逐年下降,2015年底全国煤电装机容量8.8亿千瓦,装机容量占比约为58.7%,比2010年底降低约9个百分点。电源结构调整效果明显。同时,加强项目建设管理,及时跟踪、评估,确保达到示范效果。中电联专家薛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
更加重视煤电与气电、核电、可再生能源发电、抽水蓄能之间的优势互补。2015年全口径发电量5.6万亿千瓦时,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27.8%,比2010年提高8.3个百分点。
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、以电代燃、岸电上船等实现电能消费替代化石能源消费,不仅是能源消费转型发展的优选路径,而且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。记者了解到,2010年到2015年,电力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烟尘由160万吨降至40万吨左右。
推进需求侧管理转换用能方式要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或更早达到峰值的目标,不仅需要在供给侧实施结构改革,还需要引导能源消费侧改革,转换用能方式,实现低碳转型发展。王志轩认为,着力推进以电代煤、电代油、以电代燃,用特高压或超高压输电技术远距离、大容量输送清洁电力,是能源消费革命和节能减排的具体实践。